汽车检测评估服务是伴随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逐渐发展起来的车辆服务。目前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之一。随着车辆的使用,受车辆不同零部件的固有寿命、驾驶员驾驶习惯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车辆零部件不断磨损,导致车辆不可避免地出现故障,进而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及安全性。通过对汽车的检测,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汽车的性能及运行状况。
汽车检测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安车检测(300572)、华测检测(300012)、夏阳检测(831228)、中国汽研(601965)。
1、中国汽车检测行业处于智能化与网络化起步阶段
机动车检测行业有四个发展阶段:人工阶段、自动化阶段、智能化与网络化阶段和物联网与大数据阶段。我国由于技术发展起步晚,行业发展仍处于第三阶段。发达国家正处于第三阶段,并逐步向第四阶段(物联网和大数据)演进。我国机动车检测技术的整体水平处于行业发展第三阶段(智能化与网络化阶段)的起步时期。
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检测系统的控制精度、数据采集分析的准确性,管理系统和测量系统的效率,检测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设备的生产工艺水平等方面均有待提升;联网监管系统覆盖面较窄,联网监管与管理模式仅在部分省级行政区及发达城市运行。面对这些差距,我国需要不断发展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将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与汽车检测系统有机融合在一起。此外,检测技术水平和检测人员的能力水平还有待加强,检测标准和政策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2、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汽车检测站负荷过大
近年来,得益于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国家政策推动等因素,2011-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截至2020年末,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81亿辆。反映出,我国汽车检测的市场空间逐渐变大。
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给本就基数较小的汽车检测站增加了更大的工作量,2011年我国共有6224余家检测站,其中约有3024家安检机构、1200余家环检机构和2000余家综检机构。2019-2020年我国约有1.3万家检测站较2011年增长了3倍,且汽车保有量2.6亿,每万辆车对应的检测站数量0.50个。目前,日本、美国和欧洲每万辆汽车拥有的检测站数量分别为3.51家、2.5家和2家。
检测站数量增长不显著,且原先只做一种检测类型的机构逐渐扩展为多种检测并行的检测站,再加上国内每万辆车对应的检测站量远低于国外,工作负荷较高。
3、政策有望推动行业市场规模破900亿元
我国的汽车检测主要分为在用车强制性车检和非强制性车检。由于法律严格性和目前大众对汽车检测的重视程度还处于上升阶段,导致强制性车检的市场规模大于非强制性车检;但是随着我国二手车市场的扩容以及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的认知完善,我国的非强制性车检的市场规模的增速会加大。新车下线市场也随之每年新车上线数量增加而扩大。
汽车检测市场规模的测算主要由三大类组成:强制性车检市场规模、非强制性车检市场规模和新车检测市场规模;其中强制性车检市场规模的测算逻辑是:根据国家对不同车辆检测规定的次数以及不同车型的汽车保有量和检测均价进行测算;非强制性车检市场规模中二手车占比最大,因此根据二手车的保有量以及不同型号二手车检测的费用进行测算;最后新车检测市场规模是根据新车的产量以及新车检测的均价进行市场规模的测算得出结果;三个部分相加得出整个汽车检测行业市场规模。
2017-2020年,我国汽车检测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加,从2017年的375.99亿元增加到2020年540.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85%。
从国五到国六,导致检测费用显著提升。这是因为“国六a”于2020年7月1日执行,而比“国六a”更加严格的“国六b”将于2023年7月1日开始执行,相较于“国五”的排放标准大幅度趋严,因此“国六”的校测费用相较于“国五”也有一个显著提升,整体而言,从国五到国六,乘用车费用约增加50%,商用车检测费用增加30%。
从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来看,我国汽车检测市场空间较大,环保政策趋严以及大众对道路交通安全意识的增加为我国强制性汽车检测行业提供了巨大机遇,以及二手车市场的发展大大挖缺了我国非强制性车检市场的发展潜力;再加上车联网的发展对汽车检测行业的大力促进作用;这给汽车检测行业带来更多的机会。新车上新的趋势也利好,每年上新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预计未来我国汽车检测行业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到2026年将达到900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检测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4、主要上市公司简介
安车检测
安车检测是行业内极少数研发、生产和销售安检系统的企业之一,安检系统主要检测机动车行驶安全性项目,应用于机动车检验机构、汽车制造厂、维修企业、二手车评估机构等领域。
未来公司将从多方面着手持续提高检测系统的技术先进性,完善营销和服务网络,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拓展安检系统的应用领域,保持在国内行业的领先地位,针对新能源相应的发展规划,公司一直在密切关注新能源汽车等的相关动态,加入了多个新能源车辆安全检测的行业联盟和相关标准协会,积极参与国家对新能源车检测标准的制定。
另外,公司将不断加速产品的研发设计与技术升级,持续提升在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检测方面的技术以及产品能力。
华测检测
自2015年起,CTI华测检测获批成为了强制性产品认证(CCC)指定实验室,范围涵盖音视频设备、信息技术设备、照明电器设备、电信终端设备以及玩具类产品五大业务领域;自2020年,CTI华测检测获批成为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指定实施机构。
2021年,CTI华测检测又再次获得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童车类产品和乘骑车辆玩具CCC认证指定认证机构及童车类产品CCC认证指定实验室资质,能帮助更多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夏阳检测
合肥夏阳机动车辆检测有限公司是我省第一家社会化机动车辆检测站。公司在市郊庐阳产业园建设占地30多亩,安装了国内最为先进的机动车全自动平板检测线,设计日检机动车辆达500多辆次,停车场可容纳300辆机动车,一改机动车辆检测出现的车辆拥堵、噪音扰民、环境污染、“黄牛”围堵车主的不良现象。
中国汽研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国汽研,股票代码:601965)始建于1965年3月,原名重庆重型汽车研究所,系国家一类科研院所。2001年,更名为重庆汽车研究所,同时转制为科技型企业。2003年,划归国务院国资委管理,2006年,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重组,成为其全资子企业。2007年,更名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并整体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11月,整体变更设立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6月11日,中国汽研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中国汽研坚持基础研究投入,形成了检测中心、工程中心、智能中心、新能源中心、数据中心、孵化中心及装备产业为一体的集群体系。已成为我国汽车产品开发、试验研究、质量检测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汽车产业技术进步。
文章来源: 中商情报网,前 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