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min实现三维成像!东方物探电磁法压裂监测技术获新突破
时间:2025/7/14 浏览:1273

日前,由东方物探公司综合物化探经理部承担的陕西定边、山西沁水煤层气、四川泸州页岩气激发电磁法压裂监测项目全部告捷,实现了电磁法压裂监测技术从单井逐段精细化监测到多井“拉链式”协同作业的跨越式发展。


水力压裂监测意义


在当今能源格局中,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愈发重要。页岩气、页岩油、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储量丰富,有望成为未来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非常规能源储层通常具有低渗透率、低孔隙度等特点,水力压裂技术成为提高其开采效率的关键手段。


水力压裂是通过向地下注入高压流体,使岩石产生裂缝,从而增加储层的渗透率,提高油气的开采量。但这一过程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如果没有有效的监测手段,就无法准确了解裂缝的扩展情况和储层的改造效果。例如,裂缝扩展方向可能偏离预期,导致油气无法顺利流入井筒;储层改造不充分,会使大量油气资源无法被有效开采。


从经济角度看,准确的水力压裂监测能够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如果在压裂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方案,可能会导致多次压裂作业,增加开采成本。同时,有效的监测还能提高油气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水力压裂监测也至关重要。不当的压裂作业可能会导致地下水污染、地层变形等环境问题。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此外,随着非常规能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对开采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创新技术破解难题


面对非常规能源水力压裂监测的迫切需求,综合物化探经理部采用 “问题导向 — 方案优化 — 实践验证” 的闭环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从勘探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优化技术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研究团队充分利用电磁法的技术优势。电磁法对地下电性差异变化具有高灵敏度,能够更准确地捕捉裂缝扩展过程中地下电性的变化。基于此,他们构建了 “5G 无线组网采集 + 大数据云监测 + 人工智能处理” 的智能监测体系。


同时,团队大力实施拓链延链工程,持续优化技术方法。他们以地质需求为导向,深入研究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勘探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技术手段。在复杂区勘探中,这些优化后的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提高了勘探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面对当前油气勘探 “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 的技术趋势以及非常规能源开发中的行业痛点,研究团队创新建立 “现场需求实时反馈 — 研发团队驻点攻关 — 成果快速转化” 一体化机制。这一机制有效缩短了技术突破周期,使研究成果能够更快地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10min实现三维成像


目前,该经理部的关键核心技术已覆盖页岩气、页岩油、煤层气、致密油等 8 大非常规能源类型。相关技术在长庆油田、西南油气田等主力产区的规模化应用中成效显著。


在实际应用中,该智能监测体系发挥了巨大优势。每 10 分钟输出一次三维压裂成像成果,让相关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压裂情况。在四川泸州页岩气项目中,通过实时的三维成像成果,工作人员及时发现了裂缝扩展异常,并调整了压裂参数,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该技术还能够精细刻画裂缝扩展形态及储层改造效果,为甲方提供实时决策支持。在山西沁水煤层气项目中,根据监测结果,甲方及时调整了开采方案,提高了煤层气的开采效率。同时,该技术有效弥补了传统电磁法在实时监测方面的技术短板,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非常规油气开发监测领域的领先优势。


面对未来的发展,综合物化探经理部将继续优化和完善监测技术,扩大技术的应用范围。他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大油气田的合作,深入了解现场需求,不断改进技术,为非常规能源的高效开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他们还将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整个非常规能源水力压裂监测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