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光科全新推出新型长工作距离显微镜,该仪器突破了传统光学设计范式,实现有效工作距离提升至550~1500mm和910mm~∞范围,并保持微米级成像精度,为半导体监测、工业制造和医疗等场景提供革命性观测方案。
据了解,联合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光学元件、激光光学元件、成像镜头、光机元件、光电仪器为主要产品的现货供应商,宗旨是为客户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和优质的一站式采购服务。
距离精度难兼得
在光学仪器领域,传统显微镜存在明显局限,其工作距离普遍较短。这一特性极大限制了它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灵活性。
比如在一些需要对较大尺寸样本进行多角度观察,或者在样本周围有复杂结构干扰的情况下,较短的工作距离使得显微镜难以靠近或调整到合适的观测位置,导致无法全面、准确地获取样本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观测距离与成像精度的矛盾十分突出。当试图增加观测距离时,光线传播过程中的散射和衰减加剧,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会受到严重影响,成像精度大幅下降。反之,若要保证成像精度,就不得不缩短观测距离,这又回到了传统显微镜工作距离短的问题上,限制了应用场景的拓展。
为解决这一难题,科研人员进行了不懈探索。他们从光学原理出发,研究新型的光学材料和透镜设计。新型光学材料具有更好的光学性能,能减少光线的散射和衰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长距离观测时的成像质量。特殊设计的透镜可以对光线进行更精准的聚焦和校正,进一步优化成像效果。
一些创新的技术手段也被应用到显微镜的改进中。例如,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结合不同类型传感器的优势,弥补单一传感器在观测距离和成像精度上的不足。还有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后期处理和分析,增强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提高成像精度。
新型显微镜问世
实际光学系统设计中,入瞳孔径尺寸确定是关键,无法无限增加。需综合考量工艺实现性,过大口径超出制造能力;制造成本方面,大口径使材料与加工成本上升;系统空间布局上,大口径会使系统体积庞大。基于这些约束,公司技术团队权衡后,选定 4 英寸(约 101.6 mm)透镜为最大口径设计方案,平衡光学性能与工程可行性。
当前商用显微镜市场,透射式显微镜占据主导地位。其核心成像机制基于透射光路设计,光源发出照明光束,穿透样本后,通过物镜和目镜协同放大形成光学图像,光路始终沿透射轴延伸。这种经典光路构型结构成熟稳定,对样本兼容性强,在生物医学检测中可清晰观察细胞结构,在材料分析领域能准确分析材料内部组织,因而获得广泛应用。
折反射式显微镜则采用凹面主镜与凸面副镜组合折叠光路,光线在镜筒内往返两次后聚焦,再经镜片组完成显微成像。与透射式显微镜相比,折反射式显微系统设计难度大,需要精确计算和调整各个光学元件的参数和位置。
不过,折反射式显微镜也有明显优势。在相同成像条件下,它体积小、结构轻盈,光学性能更好。这些优点使得公司最终选择用折反射式光学系统设计长工作距离显微镜。
公司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透镜边缘厚度、面型加工难易程度等因素,经过反复优化。最终成功设计制作出两款分别为 550、910mm 起的长工作距离显微镜,满足了特定应用场景对长工作距离的需求。
多元产品迎市场
公司秉持发展与创新理念,在市场持续前行。一方面,积极丰富产品种类,兼顾常规与特殊领域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广泛选择。另一方面,重视产品质量与专业服务水平,将其视为立足市场根本,不断投入资源优化提升,以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更好满足客户多样需求。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达到高标准,公司配备了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截至目前,公司拥有 ZYGO 激光干涉仪、ZEISS 三坐标测量仪、TRIOPTICS 测角仪、TRIOPTICS 高精度 MTF 测量仪、OptiCentric 单光路中心偏测量仪等若干台。这些仪器设备能够对产品进行全方位、高精度的检测,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符合严格的质量要求。
在服务方面,公司对标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现货标准品及定制服务。对于有现货需求的客户,公司能够快速响应,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客户,公司的专业团队会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定制,确保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在技术创新上,公司拥有独特的设计理念。传统显微镜存在距离限制,影响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效果。而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思维,突破了这一限制。这种突破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性能,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生命科学领域,突破距离限制的显微镜有助于更深入地观察生物细胞和组织;在材料创新方面,能更精准地分析材料微观结构;在智能制造中,可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检测精度。公司的创新成果为这些领域注入了更强大的探索动力,推动行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