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到2厘米!宁波测绘“小巨人”用数字魔法让城市“活起来”
时间:2025/7/18 浏览:1226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宁波上航测绘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管线浅剖图像自动识别系统”的专利,该专利可有效提升管线浅剖图像的自动识别精度与效率。


宁波上航测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2022年,喜登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榜单,成为全市首家获此殊荣的测绘领域企业。


精确到2厘米


钱塘江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凭借这一开创性成就,它成为中国地标,还跻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 年,宁波上航测绘有限公司参与了钱塘江大桥桥墩探伤等扫测项目。测量班组采用三维声呐和多波束水深测量技术,还搭配全自动无人测量船进行作业。仅用 10 余个小时,就完成了现场数据采集工作,效率极高。


公司在数据采集后,运用数字化方式精细探测水下桥墩的破损点与裂缝。以往人工水下探摸作业方式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如今被这种数字化方式取代,大大提升了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这些采集到的数据经过后期加工处理,生成了桥墩的三维可视化影像图。影像图能清晰呈现每一处细节,精度达到厘米级,为钱塘江大桥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大数据支撑。


在历史建筑测绘方面,宁波上航测绘有限公司是宁波市历史建筑测绘建档与安全排查的先行先试队伍。他们率先使用机载激光雷达融合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的作业方式,实现了空地一体化联合测绘。这种创新的测绘方式结合了空中和地面的优势,提高了测绘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值得一提的是测绘精度。单个站点测绘精度精确到 2 毫米,单处历史建筑整体测绘精度精确到 2 厘米。如此高的精度,确保了测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能够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详细且精准的信息。


筑牢安全防线


去年 8 月,宁波北仑水库船闸的测量现场酷热难耐。宁波上航测绘股份有限公司的四位测量队员,顶着高温在现场紧张忙碌着。他们正小心翼翼地架设一台精密的台式测量设备,豆大的汗珠从他们额头滚落,但他们专注的神情未曾有丝毫松懈。


这台设备可不简单,它搭载了波束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它就像水库与船闸的忠诚守护者,时刻关注着这里的每一处变化。在工程建设和维护中,它是精准监测和安全保障的基石,为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着坚实的数据支撑。


宁波上航测绘股份有限公司对宁波北仑水库的监测已经持续了 9 年多。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传统测绘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公司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积极引入无人机、无人船、多波束等高新测绘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让测量工作更加高效、准确,也为水库和船闸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该公司建立的监测系统,通过多层传感器网络,将水库和船闸的水位、水流速度、结构应力等各项数据实时上传。同时,结合 AI 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精准预测。利用 AI 算法,系统能够快速识别数据中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预警。


这一系列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让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水库和船闸的运行状况。


50项专利加持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宁波上航测绘有限公司深谙此道,立足测绘领域,又积极跳出传统测绘的局限。公司从人才、设备、技术、资质等多方面着手,持续扩大自身的发展优势。在人才上,吸引和培养专业测绘人才;设备上不断更新换代;技术上积极探索前沿;资质上努力提升等级,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宁波上航测绘有限公司已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累计获得发明专利 7 项、软件著作权 9 项、实用新型专利 41 项。这些成果是公司创新实力的有力证明,为公司在测绘行业的竞争中增添了强大的砝码。


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业务方面,宁波上航测绘有限公司展现出强大的研发能力。为满足下游企业的不同需求,公司量身研发出一系列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化产品。其中包括 “数字可视化管理平台系统”“项目数字化流程管理系统” 等。


这些平台化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可应用于港口建设,助力港口实现智能化管理;在城市开发中,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在环境治理方面,帮助监测和分析环境变化。它们在同行业企业中处于较高水平,体现了公司在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


凭借这些优质的平台化产品,宁波上航测绘有限公司赢得了下游企业的高度认可。公司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测绘行业中稳步前行,未来有望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