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办工厂到行业龙头,桂林量具“小巨人”是如何炼成的?
时间:2025/7/19 浏览:4192

进桂林广陆数字测控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转,机械的轰鸣声与大数据的流动光影相互交织,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工业智能化图景。


桂林广陆自1989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工业测量领域。多年来,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多项专利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打破欧洲、日本企业的技术垄断,成功破解量具行业的“卡脖子”难题,为中国工业测量技术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没条件创造条件上


伟大的企业都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广陆公司亦是如此。创业初期,它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限制,但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一步步实现了成长与跨越。


广陆的前身是桂林陆军学院管辖的校办工厂,规模小、资源有限。后来,公司进行了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这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彭朋先生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决心。他当时承诺:“如果广陆发展达不到年增长 20% 的速度,自己就主动辞职”。在这一信念的支撑下,彭朋先生带领全体员工上下一心、团结协作,推动企业不断前进,实现了从校办工厂到行业龙头的转变。


然而,在工业测量领域,广陆公司遭遇了核心技术瓶颈。最为关键、核心的芯片技术长期被日本、欧洲等国家垄断,中国没有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广陆公司想要生产高精度的量具量仪,很多核心零部件只能依靠进口。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面对这一困境,广陆的创始人彭朋先生果断做出决定。他表示:“我们要自己来设计,国外这个产品它已经申请了国际专利,我们又不能去侵犯别人的专利,那怎么办呢?我们必须要走我们自己的路。” 这种自主创新的精神,为广陆公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最终,经过多次改版换代,具有国际技术领先的IP67数显防水卡尺最终成功问世,其中自有核心“混合定位电磁感应式位移传感器”技术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专利,并实现了批量的生产。


破高难订单显担当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市场亦是如此。2018 年,广陆迎来一份特殊委托,为国家某军工企业定制一批精密测量器具。这批器具精度要求之高,在当时国内无先例可循。此前,该单位已与多家国内企业沟通,皆因技术实力不足、投入产出比不佳等问题,项目陷入停滞。而广陆凭借自身实力与过往积累,获得了承接这一项目的机会。


该项目所需测量器具精度极高,且交付时间仅一个月。从商业经济效益看,这是笔不划算的订单,订单规模小、时间紧迫、投入成本大。但广陆并未因眼前的经济利益而退缩,而是看到了背后更重要的意义。


国之所需,企之所趋。企业发展离不开国家方针政策引领,广陆深知作为中国企业,应为国效力,打造国之重器。在国家利益面前,经济利益需靠后。为了企业荣誉和民族大义,广陆决定克服一切困难承接此项目。


接下来一个月,广陆攻关团队争分夺秒。他们每天抢抓工期,全身心投入到项目中。反复进行试验调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产品达到最佳状态。团队成员们齐心协力,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专业的技术能力,为项目成功交付全力以赴。


项目交付验收时,这批特殊产品接受了极其严格的检测。结果令人惊喜,产品不仅满足要求,还达到比图纸要求更高的交付水平。此次合作让广陆在该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开拓了新市场领域。这不仅提升了企业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广陆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字化转型迎发展


数字化时代大潮中,广陆公司敏锐捕捉时代机遇,积极实施数字化系列举措,推动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公司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生产自动化和管理数字化两个方面深度融合发展,才能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广陆公司在生产自动化上成效显著。其多条自动化生产线利用视觉识别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判断加工零件动态位置信息,通过机器人运动控制,实现零件智能方位识别、调整与自动上下料,提升加工质量与精度。在数显卡尺外观尺寸检测中,该技术快速采集数据、分析评价,准确给出质量结果,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与准确性。


在管理数字化方面,桂林广陆自主研发的质量数据管理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系统借助人工智能 AI 助手实现质量数据的智能采集,有效杜绝可能的数据作弊,大幅提升数据分析的效率和精准度。生产和质量数据的智能化应用,实现员工工时、绩效、工资的联动管理,以及制造质量的实时监控与全程追溯。


除上述成果外,自动化制造装备液压系统的自适应节能管理、多主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状态监控和智能路径优化、在线测量和自动补偿智能化功能等,也在生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全面提升。


广陆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实践,为制造业的效率提升、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智能化样板。通过生产自动化和管理数字化的深度融合,广陆公司实现了智能制造新模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